在麻省理工读金融硕士,分享我的宝藏项目
指南者留学 胡图图
2022年03月30日
阅读量:2695
<p>大家好呀,我是Sunny,2019年入学了<a href="http://www.kelabdiet.com/majr_65569" target="_blank" rel="noopener"><span style="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color: #1dadff;"><strong>MIT Master of Finance</strong></span></a>项目,现已在美国投行工作一年有余。虽然离开学校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在MIT学习生活的点滴总还是会给我以力量与鼓舞。</p>
<p> </p>
<p> </p>
<p><strong><span class="h1">一、项目简介</span></strong></p>
<p> </p>
<p>我所就读的麻省理工学院是一所世界著名的私立研究型大学,是美国知名的理工科名校,2021-2022年度QS世界大学排名第1,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第2。</p>
<p> </p>
<p>麻省理工学院的金融硕士(MFin)项目隶属于麻省理工学院的Sloan商学院,Sloan商学院是全世界最好的商学院之一。来这里上学可以很好的build up networking,不仅可以认识到三十多个不同国家地区的master同学,还有几百个MBA同学,他们通常有5~10年的工作经验。中午lunch的时间,大家会参加一些club活动,活动会邀请到行业中的权威人士,分享行业里的动态。</p>
<p> </p>
<p>MIT金融硕士项目的学制分为两种,一种是12个月,一种是18个月,其中18个月的项目包括了夏季实习,两个学制的项目都会颁发Master of Finance(MFin)学位。选择12个月还是18个月,可以根据你是否需要实习以及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其中12个月的项目学费大概为8万美元,18个月的项目学费为10万美元。</p>
<p> </p>
<p>项目的就业前景还是很不错的(后面会展开讲)。MIT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国内,认可度都是很高的,毕业生的专业性及口碑也都是有目共睹的。而且金融硕士还属于stem专业,OPT长达36个月,如果留美的话,基本上很大概率可以拿到工作签证,长期留美。</p>
<p> </p>
<p>该项目属于商科项目,申请时,商科的教授在审核申请材料时,都比较注重实务方面的审核,如果有一段参与度很高的项目经历,那么是一个加分项。通常来说时间线是9月份的时候准备简历和PS;10月份和同学互相mock 面试,准备录视频、要推荐信;次年2月面试。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个人认为找一个靠谱负责任的中介可以在申请中发挥很大的作用。</p>
<p> </p>
<p>关于MIT MFin的quant究竟怎么样,这常常是许多申请Financial Engineering方向的同学拿到offer后去考虑和纠结的问题。有这种情况的同学一般手里握着几个offer,大多是学校名气不如MIT高但在Quantnet上项目名次碾压MFin的,一方面大家不想错过MIT这样一个金字招牌,另一方面又怕选错了道路与自己financial engineering的初衷背道而驰。我也曾面临过这样的烦恼,下面想介绍一下我对这个项目的看法。</p>
<p> </p>
<p> </p>
<p><strong><span class="h1">二、项目的课程设置</span></strong></p>
<p> </p>
<p>MFin的课程是这个项目我觉得最好、自由度最高的地方。</p>
<p> </p>
<p>首先,官网上列出的课程里有几个类别,必修课是必须要修的,并不是特别多;选修课(restricted elective)是在一个范围里要选够几门课,也比较灵活,不会强制性要求选修太多课程,如果自己想多学习一些知识,是可以多选的。这点对有其他规划的同学来说是超级友好的,可以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机会。</p>
<p> </p>
<p>必修课里,从我个人讲度讲,Corporate Finance和Accounting比较无聊,但是可能对金融基础比较差的同学来说是一个打基础的好机会。除了这两门,别的必修课都很好也很Quant。选修课范围比较大,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很多你感兴趣的知识,包含了FE/DS等等一系列课程,包括金融和经济的phd课程也可以算在内。</p>
<p> </p>
<p>因此对于一个Quant来说,想学习到solid的知识,不需要担心选修课里的课不够上,只需要担心会不会被虐到第二周退课,比如春季学期的phd level的econometrics第二周就劝退了很多人。</p>
<p> </p>
<p>我曾选过MIT的计算机的课,上课期间我发现不少同学的实力超过了助教,我作为研究生,甚至还不如她们的本科生。很多人在课上可以大声喊出自己的思路,但是大多数中国人比较腼腆,不好意思举手回答问题。对我来说课业压力非常大,上课一小时课下需要4~8倍的时间才能把对应的题做完巩固好。</p>
<p> </p>
<p>除了必修和选修课,MIT的全部课程,都可以随意选择。不过学分是有上限的,如果是18-month的项目,可以额外选择的课程数量大概是你修完学位需要的课程数量,就是说你可以在本来需要修课的数目基础上再多选一倍你想上的任何课程。</p>
<p> </p>
<p>MIT的CS,Math,Engineering都是非常优质且干货的,如果这些再不够上,我相信没有地方可以满足你对于课程的需求了。Sloan商学院的教学理念是把学到的东西学以致用,不管是从事金融的哪方面,banking,consulting或是quant,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课,只要达到基本的minimum requirement即可。</p>
<p> </p>
<p>师资方面,可以接触到世界上最著名的教授,很多发明了定理的教授,会在课上教授自己发明的定理。比如Whitney Newey教授,是计量经济学的著名教授,Newey-West Estimator的发明人,即使是学术大牛,但是依然很体贴、亲切,可以和学生打成一片;还有Robert K Merton教授,著名期权定价公式Black-Scholes Merton Model的发明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七八十岁的老人,上课不需要ppt可以脱口而出,虽然不像machine learning的课那么干货,但是传授的都是大道理,是在行业里摸爬滚打几十年才能讲出来的宝贵经验。还有很多教授是在industry工作的,比如Jeffery Shames教授之前是在MFS Investment工作了几十年,担任首席执行官,上他们的课的确可以了解到industry最先进的经验。</p>
<p> </p>
<p>这里再介绍MFin的两门特色课程,分别是Proseminar和FRP。Proseminar是在秋季学期的一门课,同学之间互相组队和某公司做一个part-time的项目。FRP是利用寒假时间和公司完成full-time的项目,两者都是采取先报志愿再分配的方式,不少同学都把这段经历写到了简历里,尤其是FRP,可以当做一个为期一个月的寒假实习。</p>
<p> </p>
<p> </p>
<p><strong><span class="h1">三、毕业生去向</span></strong></p>
<p> </p>
<p>MIT Mfin官网有公布每年的毕业生去向以供参考,所以我主要介绍一下项目里的中国学生的就业情况,不代表官方,只能供参考。项目里的同学主要就业方向分为以下几类:Quant,IBD,Sales and Trading,consulting等等。</p>
<p> </p>
<p><strong>1. Quant:</strong><br />就实际情况来说,做Quant的同学留美的比例更高。去向的话覆盖各大行、和各大fund中的quantitative roles(asset management,trading firm,hedge fund等)。就我们19级这届而言,中国学生中Quant方向的MFin有听说拿到Goldman , Citi, BAML等summer offer。整体感觉是MIT MFin quant方向找工作上岸时间都比较早,基本当年的11~12月就都基本上岸。</p>
<p><br /><strong>2. IBD:</strong><br />项目里找ibd的同学,去香港的居多。同学们拿到的summer offer包括MS, Citi, BAML, Barclays, DB, HSBC, Nomura,都在HK office。在美国找ibd对于中国学生而言的确比较难,但不代表完全不可能。</p>
<p><br /><strong>3. 咨询:</strong><br />MIT MFin中找咨询的人并不是太多,中国人个位数,欧洲的同学还蛮多在美国找consulting的。国际生在美国普遍比较难找到诸如MBB的top consulting,但也不是没有,之前也有MFin的前辈找到麦肯锡SF office和BCG的Boston office等等。就项目整体而言,每年MFin都有好些去北美MBB。MFin的同学在找中国的MBB时很受欢迎,brand name和reputation都很好,给面试的几率非常高。</p>
<p><br /><strong>4. Sales and Trading:</strong></p>
<p>这个方向MFin可以拿很多HK/NY的bb的offer,我们这届中国人里面应该Goldman拿了三四个,Citi三四个,其他各家都有一些。</p>
<p> </p>
<p>MIT也会提供完善的就业指导,Career Service对每个同学都很有热情和耐心,相应的简历修改、面试培训这些都不少。但是平心而论,MFin的就业指导相对来说比较缺乏针对性,对于quant来说也只是泛泛地予以指导,准备面试的话从学校获取的资源和帮助有限,最重要的还是要靠自己刷题。</p>
<p> </p>
<p> </p>
<p><strong><span class="h1">四、学习收获</span></strong></p>
<p> </p>
<p>我认为MIT Finance给我带来的最大影响还是在career path方面。</p>
<p> </p>
<p>来MIT之前,我对未来的规划其实也不是很清晰,因此期望来MIT探索真正感兴趣的领域,并找到未来的职业方向。这里自由的选课环境也给了我这样的机会,我不仅上了finance课,还涉猎了不少data、数学、cs、phd水平的课,让我更好的探索了自己的可能性。并且,我十分幸运的找到了industry的暑假实习,将自己所学更好的应用于实际中,也参与到教授的research,在theoretical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p>
<p> </p>
<p>在这里学习的18个月,我也交到了很多知心好朋友,这里不得不提一下MFin的良好同学氛围,由于大家方向分化,内部竞争就显得没有那么激烈,这也使得同学之间的相处真的真的非常和谐团结。尤其是中国学生数量相对别的传统金工项目可能没有那么多,彼此之间真的互相当做家人一样,在这边认识的朋友许多都值得深交一辈子。</p>
<p> </p>
<p>最后,希望大家在忙碌的学习之余,也别忘了学习工作的目的是生活本身。秀丽的Cambridge小镇、繁华的Boston都市、激荡的Charles河,将永远闪耀在我的脑海。</p>
<p> </p>
<p><img src="https://info.compassedu.hk/sucai/content/1648630113075/1648630113075.png" width="728" height="330" /></p>